吹風散
【藥材名稱】吹風散【拼音名稱】chuifengsan
【別名】入地射香、水燈盞、細風藤
【科屬】入地射香、水燈盞、細風藤
【產(chǎn)地】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性味】【性味歸經(jīng)】甘,溫。歸肺、胃、脾、腸、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行氣止痛。主感冒,風濕痹痛,心胃氣痛,痛經(jīng),跌打損傷。
【中成藥】共有 1 種中成藥使用吹風散: 跌打扭傷靈酊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采收儲藏】
全年均可采,剪下莖藤或挖取根部,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用。
【原形態(tài)】
常綠木質(zhì)藤本。根皮灰褐色,內(nèi)面紅色,有香氣。莖有松而厚軟的木栓層,去皮后呈紅色。根與莖切斷吹之可通氣。葉柄長5-12mm;葉片紙質(zhì),長圓狀披外形,窄長圓形或窄橢圓形,長6-10mm,寬1.5-4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寬楔形,全緣或具不明顯的疏齒,側(cè)脈4-8對,網(wǎng)脈明顯?;▎紊~腋,雌雄異株,花梗長1-1.5cm;花被黃色或紅色,12-13片,近膜質(zhì),外面和里面的較小,中間的最大,長5-8mm;雄蕊群球形,雄蕊約25,排列成4-5輪,無花絲,先端無附屬物;雌蕊心皮35-50,4-5輪排列,子房倒卵形。聚合果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2-2cm,熟時紅色。小漿果橢圓形或倒卵形,長約5mm,外果皮薄革質(zhì),平時顯出種子。種子腎形或橢圓形?;ㄆ?-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1000m的山坡疏林中、溝邊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各家論述】
1.《廣西藥植名錄》:根、莖:治風濕,跌打,刀傷,蛇傷。
2.《文山中草藥》:藤:行氣止痛,祛風除濕。治腸胃炎,感冒,跌打損傷,風濕疼痛,骨折。
【摘錄】《中華本草》
吹風散圖片
吹風散
吹風散1
吹風散2
吹風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