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皮
【藥材名稱】蟾蜍皮【毒】【拼音名稱】chanchupi
【別名】蛤蚆皮(《醫(yī)方約說》),癩蟆皮(《中藥材手冊》)。
【科屬】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
【產(chǎn)地】中華大蟾蜍分布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等地。黑眶蟾蜍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味歸經(jīng)】味苦;性涼;有毒。歸心;肺;脾;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癰疽;腫毒;瘰疬;腫瘰;疳積腹脹;慢性氣管炎
【中成藥】共有 1 種中成藥使用蟾蜍皮: 季德勝蛇藥片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鮮用,敷貼;或干品研末調(diào)敷。
【注意】
《飲片新參》:“表熱及虛脹者忌用?!?br />
【附方】
1、治指頭紅腫生毒:活蟾一只生剝皮,將皮外面向患處包好,明日其毒一齊拔出,或發(fā)背、對口等癥,毒忽收,內(nèi)如又起,再貼。切記不可將其皮里面著肉,即咬牢難揭。凡痘疹后回毒,亦可用此治。(《行篋檢秘》)
2、治癰瘡:大蝦蟆一個,剝?nèi)戆]皮,蓋貼瘡口,于蟆皮上用針將皮刺數(shù)孔,以出毒氣,自覺安靜,且能爬住瘡口,不令長大。(《靈秘丹藥箋》)
3、消腫退毒:干蟾皮不拘多少,研為末,金銀花露調(diào)敷。(《藥奩啟秘》金蟾散)
4、治腸頭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內(nèi)燒熏挺處。(孫思邈)
【采收儲藏】
夏、秋季捕捉,先采去蟾酥,然后除去骨臟,將體腔撐開曬干。
【化學成份】
皮的特殊成分,一般與蟾酥相似,參見"蟾酥"條。另一種蟾蜍的皮含蟾蜍硫堇、蟾毒色胺、蟾蜍特尼定;日本蟾蜍它靈、惹斯蟾蜍甙元、華蟾蜍它靈、蟾蜍靈、蟾蜍它里定、遠華蟾蜍精、去乙酰華蟾蜍精、去乙酰蟾蜍它靈;日本蟾蜍它里靈醇和一種天青色物質(zhì),蟾蜍色素,即三羥丙基蝶日素。
【臨床應用】
1、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活蟾蜍將皮完整剝下,烤干研末,陳蜜制為丸或裝膠囊。每次口服1克,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停藥5天,續(xù)服第二療程。觀察334例,經(jīng)第一療程后,有效率為69.7%,二個療程的有效率為70%。本品止咳、祛痰作用優(yōu)于平喘。
2、治療惡性腫瘤
㈠用蟾皮0.4克,兒茶0.4克,元胡0.2克,共研細末壓片。每次1.0克,日服1次。連服2周后,每次增加0.2~0.4克,直至3周為一療程。此藥對各型胃癌均有不同程度療效,對潰瘍癌變的療效最好。對胃癌合并幽門梗阻的療效最差。胃癌患者服后能止血、止疼、促進食欲,并有縮小瘤塊、消除腹水的效果。臨床可根據(jù)病情,在有利時期,配合應用中藥、西藥或手術(shù)綜合治療。經(jīng)治療胃癌48例,臨床痊愈5例,顯效10例,好轉(zhuǎn)27例,效果不明顯需并用手術(shù)者6例。㈡用活蟾蜍剝皮,連頭及眼睛一起剝下,挑破表面腺體顆粒,將蟾皮表面貼敷癌腫蟲處皮膚上,如為深部癌癥,按穴位貼敷,外蓋油紗布,再覆以清潔紗布固定。每日敷2次。另以鮮蟾皮曬干,黃沙炒脆,研粉制成丸,每粒0.3克,每次3~5粒,日服3次(飯后)?;虿⒂悯r蟾皮針劑,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約含鮮皮2克),每日1~2次。用上述方法治療食道癌、肝癌、乳房癌、白血病及淋巴瘤等267例(同時配合中藥及化療等綜合治療),近期好轉(zhuǎn)99例(37.1%),惡化60例(22.5%),無變化56例(21%),死亡52例(19.4%)。㈢用鮮蟾皮注射液作局部瘤體注射,同時口服魔芋煎劑,療程共3個月。試治子宮頸癌2例,治后檢查宮頸光滑,陰道涂片及宮頸活檢均陰性,達到臨床痊愈。其中1例經(jīng)手術(shù)作全子宮切除,宮頸連續(xù)切片亦未見腫瘤組織。㈣用蟾蜍1只剝皮焙干研細末,分為10~15包。每次1包,日服3次。同時用鮮蟾皮貼敷脾區(qū)。1例何杰金氏病治療后癥狀顯著好轉(zhuǎn),體溫恢復正常,周身淋巴結(jié)縮小,腫大肝脾縮小,血象有所改善(治療中曾同時給予可的松、土霉素及一般支持療法)。㈤用新鮮蟾蜍皮一整張,煎成100毫升,每日3次分服;或?qū)Ⅲ蛤芷び梦幕鸨焊裳蟹?,裝膠囊(每粒約含0.25克),每次2~3粒,每日2~4次。治療結(jié)腸、直腸癌患者17例,多數(shù)采用蟾蜍皮加手術(shù)切除。其中4例經(jīng)剖腹探查證實為晚期結(jié)腸、直腸癌廣泛轉(zhuǎn)移,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經(jīng)1年多隨訪,均已參加勞動。
【原形態(tài)】
1、中華大蟾蜍,體長一般在10cm以上,體粗壯,頭寬大于頭長,吻端圓,吻棱顯著;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于鼻間;鼓膜明顯,無犁骨齒,上下頜亦無齒。前技長而粗壯,指、趾略扁,指側(cè)微有緣膜而無蹼,指長順序3、1、4、2,指關(guān)節(jié)下瘤多成對,常突2,外側(cè)者大。后肢粗壯而短,脛跗關(guān)節(jié)前達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側(cè)有緣膜,蹼常發(fā)達,內(nèi)跖變形長而大,外跖突小而圓。皮膚極粗糙,頭頂部較平滑,兩側(cè)有大而長的耳后膜,其余部分滿布大小不等的圓開瘰疣,排列較規(guī)則的為頭的之瘰疣,斜行排列幾與耳后腺平行。此外,沿體側(cè)之瘰疣排列亦較規(guī)則,脛部之瘰疣更大,個別標本有不明顯這跗褶,腹面皮膚不光滑,有小疣。顏色亦異頗大,生殖季節(jié)雄性背面多為黑綠色,體側(cè)有淺色的斑紋;雌性背面色較淺,瘰疣乳黃色,有時自眼后沿體側(cè)有斜行之黑色縱斑,腹面乳黃色,有棕色或黑色細花紋。雄性個體較小,內(nèi)側(cè)三指有黑色婚墊,無聲囊。
2、黑眶蟾蜍,體長7-10cm,雄性略??;頭高,頭寬大于頭長;吻端圓,吻棱明顯,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于鼻間距,鼓膜大,無犁骨齒,上下頜均無齒,舌后端無缺刻。頭部沿吻棱、眼眶上緣、鼓膜前緣及上下頜緣有十分明顯的黑色骨質(zhì)棱或黑色線。頭頂部顯然下凹,皮膚與頭骨緊密相連。前肢細長;指、趾略扁,末端色黑;指長序為3、1、4、2;指關(guān)節(jié)下瘤多成對外常突大,內(nèi)側(cè)者略小,均為棕色,后肢短,脛跗關(guān)節(jié)前達肩后方,左右跟部不相遇;足短于脛;趾側(cè)有緣膜,相連成半蹼,關(guān)節(jié)下瘤不明顯;內(nèi)跖突略大于外跖突。皮膚極粗糙,除頭頂部無疣外,其余布滿大小不等之圓形疣粒,疣粒上有黑點或刺;頭兩側(cè)為長圓形之耳腺;近脊中線由頭后至臀部有2縱行排列較規(guī)則的大疣粒。體大的黑眶蟾蜍腹面滿布小棘。生活時體色變異較大,一般為黃棕色略具棕紅色斑紋。雄性第1、2指基部內(nèi)側(cè)有黑色婚墊,有單咽下內(nèi)聲囊。
【生境分布】
1、生態(tài)環(huán)境:
(1)生活在泥土中或棲居在石下或草間,夜出覓食。
(2)棲息于潮濕草叢,夜間或雨后常見。捕食多種有害昆蟲和其他小動物。
2、資源分布:
(1)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等地。
(2)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栽培】
1、生活習性:喜陷蔽于泥穴、潮濕石下、草叢內(nèi)、水溝邊。皮膚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潛伏陷蔽,夜晚及黃昏出來活動。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nèi)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停止進食,以體內(nèi)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結(jié)束冬眠。夜間捕食、活動,以甲蟲,蛾類,蝸牛,蠅蛆等為食。人工飼養(yǎng)繁殖比其他蛙類容易。
2、繁殖技術(shù):蟾蜍種源可從野外捕獲,也可以撈取卵塊或蜊蚪進行飼養(yǎng)。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為蟾蜍的產(chǎn)卵季節(jié)。在氣溫升至6-8℃時,蟾蜍即開始雌雄抱對,人工養(yǎng)殖時雌雄比例比3:1為宜,受精率可達90%以上。溫度在16℃時便可產(chǎn)卵。每次產(chǎn)卵量大約在5000枚左右。一般呈雙行排列在管狀膠質(zhì)帶內(nèi),卵帶可長達幾米,纏繞在水生植物上。人工孵化時水溫應控制在10-30℃之間,以℃為宜。并隨時注意調(diào)節(jié)水溫??嘤龊骰虮┯晏鞖猓捎盟芰媳∧じ采w。經(jīng)過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向一個方向游動。
3、飼養(yǎng)管理:建立蟾蜍飼養(yǎng)場要靠近水源,四周有草,可利用池塘、水溝或田埂作為飼養(yǎng)池。場地四周應筑圍墻,墻內(nèi)留有草坪、菜地,以供蟾蜍棲息及活動。池中有水草生長,稀必適宜。另外,在棉田和稻田中也可以散養(yǎng)。
蟾蜍的蝌蚪在孵出2-3天內(nèi)開始吃食,先以卵膜為食,以后吃一些植物碎屑、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蝌蚪的食物有腐殖質(zhì)、豬牛糞、糠麩、蔬菜、嫩草、魚類及畜禽類、生熟廢棄物等。蝌蚪變態(tài)成幼蛙后,即以活餌為食??梢耘囵B(yǎng)蚯蚓、蠅蛆等各種昆蟲,也可以用誘蟲燈誘引各種昆蟲。供蟾蜍食用。
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注意及時排水,水溫在16-28℃時為生長發(fā)育最適溫度,隨著蝌蚪的生長變大,要注意及時分池,一般經(jīng)過2個月后開始變態(tài)幼蛙。幼蛙飼養(yǎng)要注意密度不宜過大,每1m2放養(yǎng)30-50只為宜。要防止逃失和天敵侵害。在陽光強烈時,可以噴灑水以防皮膚干燥。在秋末即要為蟾蜍準備好越冬場所,可以在飼養(yǎng)池的角落處堆放干草使其越冬,北方寒冷可另建越冬溫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應比冰凍層大1倍為宜。
【性狀鑒別】
本品呈扁平板狀,厚約0.5mm,頭部略呈鈍三角形。四肢屈曲向外伸出。外表面粗糙,背部灰褐色,布有大小不等的疣狀突起,色較深;腹部黃白色,疣點較細小。頭部較平滑,耳后腺明顯,呈長卵圓形,八字狀排列。內(nèi)表面灰白色,與疣點相對應處有同產(chǎn)大小黟 以淺凹點。較完整者四肢展平后,前肢趾間無蹼;后肢長而粗壯,趾間有蹼,質(zhì)韌,不易折斷。氣微腥。味微麻。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粗粉0.1g,加氯仿5ml,浸泡h,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數(shù)滴初顯藍紫色,漸變藍綠色。
2、取本品粗粉0.1g,加甲醇5ml,浸泡1h,濾過。取濾液2ml,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固體少許,滴加硫酸數(shù)滴,即顯藍紫色。
3、取本品少許,加水10ml,水浸液置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顯藍紫色熒光。
【各家論述】
1、《綱目拾遺》:貼大毒,能拔毒、收毒。
2、《本草求原》:貼瘡瘰,艾灸。
3、《浙江中藥手冊》:為小兒五疳驚風藥,又能利小便,消腹脹。
蟾蜍皮圖片
中華大蟾蜍
黑框蟾蜍
蟾蜍
蟾蜍原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