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頁 > 中藥 > 灶心土

灶心土

【藥材名稱】灶心土
【拼音名稱】Zao Xin Tu
【別名】伏龍肝。
【科屬】為燒木柴或雜草的土灶內(nèi)底部中心的焦黃土塊。
【產(chǎn)地】全國農(nóng)村均有。
【性味】【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脾、胃經(jīng)。
【功效】溫中止血,止嘔,止瀉。
【中成藥】共有 1 種中成藥使用灶心土: 小兒止瀉安顆粒
【應(yīng)用】
1、出血證。本品性溫,能溫暖中焦,收攝脾氣而止血,為溫經(jīng)止血之要藥。對脾氣虛寒,不能統(tǒng)血之出血病證,皆可應(yīng)用,尤其對吐血、便血的療效更佳。如《廣利方》治吐血、衄血,單以本品用水淘汁,和蜜服;若便血屬下焦寒損者,可與干姜、阿膠、黃芩等同用,如伏龍肝湯(《外臺(tái)秘要》);凡脾氣虛寒之大便下血、吐血、衄血、崩漏等,以之與附子、白術(shù)、地黃等同用,如黃土湯(《金匱要略》)。
2、胃寒嘔吐。本品性溫質(zhì)重,長于溫中和胃而降逆止嘔。主治脾胃虛寒,胃氣不降所致的嘔吐,與干姜、半夏、白術(shù)等同用;也可用治反胃、妊娠嘔吐。如《百一選方》治反胃嘔吐,用本品研細(xì),米飲送服;《本草蒙筌》治妊娠嘔吐,以本品搗細(xì),調(diào)水服。
3、脾虛久瀉。本品既能溫脾暖胃,又能澀腸止瀉,主治脾虛久瀉,常配伍附子、干姜、白術(shù)等。若治胎前下痢,產(chǎn)后不止者,可以山楂、黑糖為丸,用本品煎湯代水送服,如伏龍肝湯丸(《張氏醫(yī)通》)。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布包,先煎;或60~120g,煎湯代水。亦可入丸、散。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xiàng)】陰虛火熱者慎用。
【鑒別用藥】灶心土與炮姜,均可溫中止血,止瀉,二者均適應(yīng)于脾胃虛寒,腹痛瀉痢以及陽虛失血之癥,但炮姜溫中散寒之力強(qiáng),守而不走,治療一切脾胃虛寒之證,伏龍肝偏于溫中止血,并有和胃降逆止嘔作用。
【采收加工】在拆修柴火灶或燒柴火的窯時(shí),將燒結(jié)的土塊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雜質(zhì)即可。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xué)成分:主要含硅酸、氧化鉛、癢化鐵,此外,尚含氧化鈉、氧化鉀、氧化鎂等。
2、藥理作用:本品有縮短凝血時(shí)間,抑制纖維蛋白溶解酶及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作用,能減輕洋地黃酊引起的嘔吐,有止嘔作用。
【茶療食譜】
灶心土粥
[材料]灶心土30g,小米適量。
[做法]灶心土用布包好煎煮,去渣留湯,用灶心土煎液煮小米粥即可。
[養(yǎng)生提示]灶心土辛溫,能夠溫中止瀉,常用于老年人的久泄、寒性腹瀉。腹瀉止停用本粥。
灶心土圖片
灶心土
灶心土
灶心土
灶心土
灶心土
灶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