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頁 > 中藥 > 枇杷葉

枇杷葉

【藥材名稱】枇杷葉
【拼音名稱】Pi Pa Ye
【別名】杷葉,蘆桔葉,巴葉。
【科屬】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薔薇科枇杷的干燥葉。
【產(chǎn)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
【性味】【性味、歸經(jīng)】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中成藥】共有 160 種中成藥使用枇杷葉: 復(fù)方枇杷氯化銨口服液 復(fù)方枇杷氯化銨口服溶液 復(fù)方枇杷噴托維林顆粒 復(fù)方枇杷氯化銨糖漿 復(fù)方桔梗枇杷糖漿 咳速停膠囊 小兒咳嗽寧糖漿 銀貝止咳顆粒 兒童清肺丸 十五制清寧丸等。
【應(yīng)用】
1、用于肺熱咳嗽,風(fēng)熱咳嗽,肺虛久嗽。枇杷葉味苦性寒,具有降氣清肺止咳之功,用治肺熱咳嗽,可配黃芩、栝樓皮等藥以清肺化痰止咳。其味微辛,兼能疏泄肺氣,故風(fēng)熱咳嗽亦可配以前胡、桑葉等以疏風(fēng)宣肺止咳。以其止咳力佳,配以麥冬、阿膠又能治肺燥咳嗽;久咳痰血可配白及、藕節(jié)、生地黃、蛤粉炒阿膠以清肺補(bǔ)肺、止咳止血;若兼痰多者,則再配川貝母、叭旦杏仁等以加強(qiáng)化痰作用。
2、用于胃熱嘔吐、呃逆。枇杷葉入胃經(jīng),善清胃熱、降胃氣而奏止嘔噦、治呃逆之效。胃熱嘔逆還可以單用,若暴吐服藥不止,可配以生姜、半夏,以加強(qiáng)止嘔之功;妊娠嘔吐,枇杷葉配生姜煎服;小兒吐乳不止,配母丁香為末,棗湯調(diào)下。
【配伍效用】
1、枇杷葉配代赭石、旋覆花:枇杷葉清胃降逆化痰;代赭石降逆;旋覆花降氣止嘔化痰。三藥伍用,有降逆止嘔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療嘔吐因痰濕所致者。
2、枇杷葉配伍蘆根、竹茹:枇杷葉、竹茹均清胃降逆;蘆根清熱生津止嘔。三者伍用,有清熱生津、降逆止嘔之功效,用于治療胃熱所致之嘔吐、口干等癥。
3、枇杷葉配伍前胡、桑葉:枇杷葉清肺下氣、化痰止咳;前胡清熱化痰解表;桑葉疏散風(fēng)熱。三者合用,有疏風(fēng)、清熱、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療外感風(fēng)熱所致之發(fā)熱、咳嗽、痰黃者。
4、枇杷葉配伍沙參、黃芩、桑白皮:枇杷葉清肺下氣、止咳化痰;沙參養(yǎng)陰清熱;黃芩清熱瀉火;桑白皮瀉熱平喘。四藥共用,有清熱養(yǎng)陰、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所致之高熱口渴、咳喘痰黃者。5、枇杷葉配伍生姜:枇杷葉清胃止嘔化痰;生姜溫中止嘔化痰。二者相伍,寒溫并用,有止嘔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療痰飲所致之嘔逆。
【用法用量】煎服,5~10g,止咳宜炙用,止嘔宜生用。
【注意事項(xiàng)】胃寒嘔吐及肺感風(fēng)寒咳嗽者慎用。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曬至七八成干時(shí),扎成小把,再曬干。置干燥處
【炮制工藝】
1、枇杷葉: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絨毛,用水噴潤,切絲,干燥。生品常用于肺熱咳嗽。
2、蜜枇杷葉: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加入枇杷葉絲中拌勻,悶透,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不粘手時(shí),取出放涼。每枇杷葉100kg,加煉蜜20kg。蜜枇杷葉多用于肺燥咳嗽。
3、炒枇杷葉:取凈枇杷葉,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有香氣,取出放涼。炒枇杷葉常用于和胃止嘔。
【貯藏儲(chǔ)存】貯干燥容器內(nèi),蜜枇杷葉、炒枇杷葉密閉,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xué)成分:本品含揮發(fā)油(主要為橙花椒醇和金合歡醇)以及酒石酸、熊果酸、齊墩果酸、苦杏仁苷、鞣質(zhì),維生素B、C,山梨醇等。
2、藥理作用
(1)鎮(zhèn)咳、祛痰、平喘作用:本品所含苦杏仁甙在體內(nèi)水解產(chǎn)生的氫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劑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葉所含之揮發(fā)油有輕度祛痰作用.亦有報(bào)告指出,枇杷葉止咳作用強(qiáng),祛痰作用較差.
(2)抗菌作用:本品水煎劑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對(duì)白色或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抗菌作用.但有人認(rèn)為,枇杷葉無抗菌作用,并能刺激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
(3)其他作用:有報(bào)告指出,枇杷葉乙醇冷浸提取物對(duì)大鼠角叉菜膠所致足腫脹局部用藥有抗炎作用,溫浸提取物局部用藥或灌胃給藥、冷浸提取物灌胃給藥均無抗炎作用。
【臨床應(yīng)用】
1、鮮枇杷葉煮后,煎液濃縮,空腹服用,治小兒蟯蟲病122例,結(jié)果陰轉(zhuǎn)率67.21%,肛周成蟲陰轉(zhuǎn)率為78.85%,肛周蟲減少率為88.14%。(《中醫(yī)研究》1989,2:32)
2、枇杷葉,配杏仁、梔子、淡豆豉組成枇杷葉煎,配合短程(7日內(nèi))的西藥對(duì)癥處理,治療小兒急性腎炎,在提高治愈率、預(yù)后等方面,均優(yōu)于單一的治療方法。(《河北中醫(yī)》1998,6:325)
3、治肺熱咳嗽:枇杷葉9克,桑白皮12克,黃芩6克,水煎服?;蛎壑髓凌巳~12克,蜜炙桑白皮15克,水煎服。(小玄子《陜西中草藥》)
4、治風(fēng)熱咳嗽:枇杷葉、苦杏仁、桑白皮、菊花、牛蒡子各9g。煎服。(《安徽中草藥》)
5、治肺風(fēng)咳逆:干枇杷葉30g,芫荽菜、前胡各15~18g,艾葉5片。水煎,沖紅糖,早晚頓服。(《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6、治肺燥咳嗽:干枇杷葉(去毛)9g,干桑葉9g,茅根15g,水煎服。(《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7、治百日咳:枇杷葉15g,桑白皮15g,地骨皮9g,甘草3g。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cè)》)
8、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痰多:枇杷葉、冬桑葉、車前草、天漿殼、天花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9、治慢性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小便淋澀或不利:用枇杷葉、車前子、甘草,煎服有效。(《江蘇中醫(yī)》)
10、回乳:枇杷葉(去毛)5片,牛膝根9g。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11、治夏季小兒皮膚熱瘡如疿疹、熱癤等:用枇杷葉煎湯作浴劑,每日1~2回,有治療和預(yù)防之效。(《江蘇中醫(yī)》)
12、治療青年痤瘡:枇杷葉、桑白皮、黃柏各9g,黃連、甘草、人參各6g,水煎服。治療103例,痊愈90例,好轉(zhuǎn)8例,總有效率為95%?!病逗颖敝嗅t(yī)》1984;(3):36〕
13、治療兒童嘔吐:枇杷葉、黨參、半夏、檳榔各6~10g,茯苓10~15g,、生姜3~6g,茅根15~20g。水煎頻服。日1劑。治療19例,皆愈。其中服藥2~4劑即愈者12例,服藥6~8劑而愈者6例,1例百日咳服藥18劑而愈。〔《遼寧中醫(yī)雜志》1982;(9):36〕
【茶療食譜】
1、枇杷葉粥
[材料]枇杷葉15克(鮮品加倍),大米100克,清水適量。
[做法]先煎枇杷葉,去渣取汁,入米煮粥。
[養(yǎng)生提示]本品清肺和胃,降氣化痰,枇杷葉潤肺養(yǎng)胃化痰,大米補(bǔ)中益氣。尤適宜氣陰兩虛而發(fā)熱的患者食用。
2、桑葉枇杷茶
[材料]桑葉、野菊花、枇杷葉各10克。
[做法]將上三味制為粗末,代茶頻飲。
[養(yǎng)生提示]本品桑葉、菊花清肝瀉火,祛風(fēng)化痰解表。適合于肝陽上亢,肝火犯胃所致的頭重腳輕,口干口苦以及血壓升高等癥狀。另外本品兼具解表功效,對(duì)風(fēng)熱感冒之咽喉疼痛、發(fā)熱、咳嗽氣喘、咯吐黃痰等亦有效。注意:此三味均是寒涼之品,飲茶后若出現(xiàn)脘腹、少腹冷痛,泄瀉,即刻停用;素體陽虛怕冷之人慎用。
3、枇杷藕
[材料]鮮蓮藕400克,枇杷葉10克(鮮品加倍)。
[做法]將蓮藕洗凈切片,枇杷葉洗后擺放在盤底,然后把切好的藕片擺放在上面。
[養(yǎng)生提示]蓮藕健脾止瀉而能清心火。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火清,則全身火熱之勢(shì)退。本品先苦后甜,回味無窮。非常適合于夏季冰鎮(zhèn)后使用。
4、旋杷茶
[材料]旋復(fù)花5g、枇杷葉3g、川芎2g、細(xì)辛0.5g、前胡2g、花茶5g。
[做法]用400ml水煎煮旋復(fù)花、枇杷葉、川芎、細(xì)辛、前胡至水沸后,沖泡花茶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效]運(yùn)脾祛濕,化痰。
[用途]風(fēng)痰嘔逆、飲食不下、頭目昏悶。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五葉茶
[材料]佩蘭葉5g、藿香葉3g、薄荷葉3g、荷葉3g、枇杷葉3g、綠茶5g。
[做法]用400ml水煎煮佩蘭葉、藿香葉、薄荷葉、荷葉、枇杷葉至水沸后,沖泡綠茶即可。也可直接沖飲。
[功效]祛暑清熱。
[用途]暑溫初起,身大熱、微惡寒,口大渴、汗大出、口燥心煩。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枇杷葉圖片
枇杷葉原生態(tài)
枇杷葉原生態(tài)
枇杷葉原生態(tài)
枇杷葉原生態(tài)
枇杷葉圖
枇杷葉圖
枇杷葉藥材
枇杷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