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
【藥材名稱】牡蠣【拼音名稱】Mu Li
【別名】蠣蛤、左顧牡蠣、牡蛤、海蠣子殼、海蠣子皮、左殼、海蠣子、蠣黃、生蠔、鮮蚵、蠔仔、古賁(bì)、蚵仔。
【科屬】為牡蠣科動物長牡蠣、大連灣牡蠣或近江牡蠣的貝殼。
【產(chǎn)地】我國沿海一帶均有分布。
【性味】【性味、歸經(jīng)】咸,微寒。歸肝、膽、腎經(jīng)。
【功效】重鎮(zhèn)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jié)。
【中成藥】共有 184 種中成藥使用牡蠣: 復(fù)方顛茄氫氧化鋁片 牡蠣碳酸鈣片 牡蠣碳酸鈣顆粒 牡蠣碳酸鈣顆粒 苓桂咳喘寧膠囊 瀉肝安神丸 前列通瘀膠囊 利兒康合劑 利兒康口服液 山白消食合劑等。
【應(yīng)用】
1、心神不安,驚悸失眠。本品質(zhì)重能鎮(zhèn),有安神之功效,用治心神不安,驚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癥,常與龍骨相須為用,如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傷寒論》)。亦可配伍朱砂、琥珀、酸棗仁等安神之品。
2、肝陽上亢,頭暈?zāi)垦?。本品咸寒質(zhì)重,入肝經(jīng),有平肝潛陽,益陰之功。用治水不涵木,陰虛陽亢,頭目眩暈,煩躁不安,耳鳴者,常與龍骨、龜甲、白芍等同用,如鎮(zhèn)肝息風(fēng)湯(《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亦治熱病日久,灼爍真陰,虛風(fēng)內(nèi)動,四肢抽搐之癥,常與生地黃、龜甲、鱉甲等養(yǎng)陰、息風(fēng)止痙藥配伍,如大定風(fēng)珠(《溫病條辨》)。
3、痰核,瘰疬,癭瘤,癥瘕積聚。本品味咸,軟堅散結(jié)。用治痰火郁結(jié)之痰核,瘰疬,癭瘤等,常與浙貝母、玄參等配伍,如消瘰丸(《醫(yī)學(xué)心悟》);用治氣滯血瘀的癥瘕積聚,常與鱉甲、丹參、莪術(shù)等同用。
4、滑脫諸證。本品煅后有與煅龍骨相似的收斂固澀作用,通過不同配伍可治療自汗,盜汗,遺精,滑精,尿頻,遺尿,崩漏,帶下等滑脫之證。用治自汗,盜汗,常與麻黃根、浮小麥等同用,如牡蠣散(《和劑局方》),亦可用牡蠣粉撲撒汗處,有止汗作用;治腎虛遺精,滑精,常與沙苑子、龍骨、芡實等配伍,如金鎖固精丸(《醫(yī)方集解》);治尿頻,遺尿可與桑螵蛸、金櫻子、益智仁、龍骨等同用;治療崩漏,帶下證,又常與海螵蛸、山茱萸、山藥、龍骨等配伍。
此外,煅牡蠣有制酸止痛作用,可治胃痛泛酸,與烏賊骨、浙貝母共為細末,內(nèi)服取效。
【配伍效用】
1、牡蠣配伍白術(shù)、黃芪、山萸肉:牡蠣收斂固澀止血;白術(shù)、黃芪健脾益氣、固沖攝血;山萸肉補肝益腎斂陰。諸藥合用,有益氣固沖、收斂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脾氣虛弱、統(tǒng)攝無權(quán)、沖脈不固之血崩、月經(jīng)過多、色淡質(zhì)稀、心悸氣短者。
2、牡蠣配伍鱉甲:牡蠣性寒質(zhì)重,清熱益陰、平肝潛陽、收斂固澀、軟堅散結(jié);鱉甲滋陰清熱、潛降浮陽、軟堅散結(jié)。二者伍用,其滋陰潛陽、軟堅散結(jié)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療陰虛陽亢之頭痛、眩暈、耳鳴、心煩、失眠以及腹部癥塊等癥。
3、牡蠣配伍龜板、白芍:牡蠣平肝潛陽;龜板滋隱潛陽;白芍養(yǎng)陰柔肝。三藥伍用,有滋陰平肝潛陽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耳鳴、煩躁不安等癥。
4、牡蠣配伍沙苑子、芡實:牡蠣斂陰澀精;沙苑子、芡實補腎澀精。三者伍用,有補腎澀精之功效,用于治療腎虛精關(guān)不固之遺精、滑泄、腰酸、耳鳴等癥。
5、牡蠣配伍天花粉:牡蠣滋陰潛陽、清熱退蒸、軟堅散結(jié);天花粉清熱生津、開郁消腫。二者合用,共奏清熱養(yǎng)陰泄火、化痰軟堅散結(jié)之功效,用于治療痰火郁結(jié)之頸部腫塊、癭瘤、瘰疬等癥。
【用法用量】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外用適量。收斂固澀宜煅用,其他宜生用。
【鑒別用藥】
1、龍骨與牡蠣:二者均有重鎮(zhèn)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作用,均可用治心神不安、驚悸失眠、陰虛陽亢、頭暈?zāi)垦<案鞣N滑脫證。然龍骨長于鎮(zhèn)驚安神,且收斂固澀力優(yōu)于牡蠣;牡蠣平肝潛陽功效顯著,又有軟堅散結(jié)之功。
2、牡蠣與石決明:二者均貝殼類,都有平肝潛陽的功能,對于陰虛陽亢所致頭目眩暈等證,均可配伍應(yīng)用。然而牡蠣益陰制陽之功效強,且有良好的軟堅散結(jié)和收斂和固澀作用;石決明以益陰明目見長。
【采收加工】
牡礪收獲期是在每年的5~6月,即牡礪生殖腺高度發(fā)達而又未進行繁殖,軟體部最肥時進行。采收時,將牡蠣撈起,開殼去肉,取殼洗凈,曬干。
【炮制工藝】
1、生牡蠣:洗凈、曬干,碾碎用。
2、煅牡蠣:將洗凈的牡蠣,置無煙爐火上煅至灰白色,取出放涼,碾碎。
【貯藏儲存】置干燥處。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xué)成分:含80%~95%的碳酸鈣、磷酸鈣及硫酸鈣,并含鎂、鋁、硅及氧化鐵等。牡蠣煅燒后碳酸鹽分解,產(chǎn)生氧化鈣等。牡蠣原動物含糖原,?;撬?,10種必需的氨基酸,谷胱甘肽,維生素A、B1、B2、D,無機質(zhì)如銅、鋅、錳、鋇、磷及鈣等。
2、藥理作用:
(1)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作用:牡蠣所含的碳酸鈣有收斂、制酸、止痛等作用,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動物實驗證明:牡蠣制劑白牡片能治療豚鼠實驗性潰瘍和防止大鼠實驗性胃潰瘍的發(fā)生,并能抑制大鼠游離酸和總酸的分泌。
(2)其他作用:牡蠣可能有調(diào)節(jié)整個大腦皮層的功能。生用鎮(zhèn)靜、軟堅、解熱的效力良好;煅用則澀而帶燥,收斂固澀之力較強。
【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肺結(jié)核盜汗:牡蠣15g,加水500ml,煎至200ml(可加少量糖漿調(diào)味),裝入保溫瓶內(nèi)。每次100ml,早晚各服1次,連服3劑,汗止后再服2~3劑,以鞏固療效。如服數(shù)劑療效不明顯者,可加酸棗仁、龍骨。治療10例,除1例療效不明顯外,其余均效果良好,一般服藥2~3劑后盜汗消失?!病督K中醫(yī)雜志》1964;(4):39〕
2、治療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荷埞恰㈧涯迪牳?0g,水煎服,每日1劑,10~20天為1療程。疼痛者加元胡10g,夢多者加夜交藤15g。治療20例,治愈6例,顯效5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3例。〔《中醫(yī)雜志》1983;(3):13〕
【茶療食譜】
1、柴牡茶
[材料]柴胡5g、牡蠣3g、綠茶。
[做法]用300ml水煎煮柴胡、牡蠣至水沸后10分鐘,沖泡綠茶。沖飲至味淡。
[功效]疏肝軟堅。
[用途]慢性腸炎;閉汗癥;肝炎;胃炎;神經(jīng)衰弱。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牡蠣發(fā)菜粥
[材料]牡蠣肉50克,發(fā)菜(龍須菜)25克,瘦豬肉50克,大米適量。
[做法]將牡蠣肉,發(fā)菜水發(fā)洗凈;豬肉洗凈剁成泥,制成丸;大米淘凈。沙鍋內(nèi)加水燒沸,入大米、牡蠣肉、發(fā)菜共煮至米開花,放入肉丸煮熟,加入調(diào)料調(diào)味。
[功效]清熱軟堅,強身美容,延年益壽。
3、楞子牡蠣雞肝湯
[材料]雞肝2副,瓦楞子10克,生牡蠣25克,油鹽適量,姜適量。
[做法]將雞肝和瓦楞子、生牡蠣分別洗凈,與姜片一起放進砂鍋內(nèi),加清水后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個小時,最后加調(diào)味料就可直接飲用。
[功效]養(yǎng)肝安神。
4、芪牡茶
[材料]黃芪5g、牡蠣3g、五味子3g、茯苓3g、人參2g、綠茶5g。
[做法]用前五味藥的煎煮液4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益氣斂瘡,生肌。
[用途]癰疽膿泄后,久不能收口。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皮蛋牡蠣粥
[材料]皮蛋2個,鮮牡蠣肉100g,粳米100g,蔥花、油、魚露適量。
[做法]將皮蛋除泥料及外殼,每個切成12等份,牡蠣肉洗凈。把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煮成稀粥,再加入皮蛋、牡蠣肉、蔥花、魚露、油適量調(diào)味,再煮沸片刻,即可食用,每天2料,連用5天。
[功效]滋陰、降火、美容。適用于操勞、熬夜過度之陰虛燥熱、神疲、面色無華者。
6、天葵貝茶
[材料]天葵子5g、貝母3g、煅牡蠣3g、桔梗3g、甘草3g、綠茶5g。
[做法]用350ml水煎煮天葵子、貝母、煅牡蠣、桔梗至水沸后10分鐘,沖泡甘草、綠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清熱消腫,軟堅化痰。
[用途]瘰疬痰核。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7、育陰酒
[材料]鉤藤、生地、沙參、麥冬、當歸、茯神、桑寄生各9克,生龜板、生牡蠣、生鱉甲各12克,生龍骨、阿膠各9克,羚羊角粉3克(研未沖入),白芍9克,黃酒300毫升。
[做法]將前14味,先將生龜板、牡蠣、鱉甲、龍齒加水煎l小時,然后將余藥和黃酒加入同煎,取出400毫升,備用。
[用法]口服。每日1劑,分3次服,各沖入羚羊角粉1克。
[功效]育陰潛陽、鎮(zhèn)肝熄風(fēng)。
[用途]子痛(肝風(fēng)內(nèi)動型)。
[來源]引自《臨床驗方集》。
牡蠣圖片
牡蠣
牡蠣
牡蠣藥材
牡蠣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