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頁(yè) > 中藥 > 虎耳草

虎耳草

【藥材名稱】虎耳草【毒】
【拼音名稱】Hu Er Cao
【別名】虎耳草、石荷葉、金線吊芙蓉、老虎耳、天荷葉、金絲荷葉、絲棉吊梅、耳聾草、豬耳草、獅子草、金錢(qián)荷葉、金線蓮、石丹藥、佛耳草、絲絲草、蟹殼草、搽耳草、貓耳朵、耳朵草、紅絲絡(luò)、紅線草、紅線繩、水耳朵、月下紅、金絲草、耳朵紅、銅錢(qián)。
【科屬】本品為虎耳草科值物虎耳草的新鮮全草。
【產(chǎn)地】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甘肅等地。
【性味】【性味、歸經(jīng)】苦、辛,寒。有小毒。歸肺、脾、大腸經(jīng)。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
【中成藥】共有 19 種中成藥使用虎耳草: 咳速停膠囊 玉簪清咽十五味散 經(jīng)帶寧膠囊 三十五味沉香丸 二十五味松石丸 二十五味獐牙菜丸 咳平膠囊 咳清膠囊 咳速停糖漿 膽清膠囊等。
【應(yīng)用】
1、用于肺癰咳吐膿痰,以及耳中流膿水等證。本品功能清熱解毒,用治肺癰咳吐膿痰,可用鮮草一兩,配合鮮忍冬葉二兩,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劑;治耳中流膿,可用鮮草洗凈打汁,加冰片少許,滴耳。
2、用于風(fēng)疹搔癢,皮膚濕疹。本品又能清熱涼血,用于風(fēng)疹搔癢,皮膚濕疹,可配合蒼耳草、葎草等藥,既可煎湯內(nèi)服,又可煎湯外洗。
此外,本品功善清熱解毒;涼血,入大腸經(jīng),可用于濕熱泄瀉、熱毒瀉痢,里急后重,便下膿血。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6~9g。外用:搗汁滴或煎水熏洗
【注意事項(xiàng)】本品有毒、勿過(guò)量。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但以花后采者為好。
【炮制工藝】去雜質(zhì),切段備用。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xué)成分:虎耳草葉中含巖白菜素、槲皮甙、槲皮素、沒(méi)食子酸、原兒茶酸、琥珀酸、甲基延胡索酸。莖含兒茶酚。根含揮發(fā)油。此外從虎耳草中還分得熊果酚甙、綠原酸、槲皮素-5-O-葡萄糖甙、去甲巖白菜素、氨基酸、硝酸鉀、氯化鉀等。
2、藥理作用:虎耳草鮮汁及提取物具有明顯的強(qiáng)心、利尿作用。體外實(shí)驗(yàn),本品對(duì)葡萄球菌及鏈球菌無(wú)抑制作用。
【臨床應(yīng)用】
1、治中耳炎:鮮虎耳草葉搗汁滴入耳內(nèi)。(選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蕁麻疹:虎耳草、青黛。煎服。(選自《四川中藥志》)
3、治風(fēng)丹熱毒,風(fēng)火牙痛:鮮虎耳草一兩,水煎服。(選自《南京地區(qū)常用中草藥》)
4、治風(fēng)疹瘙癢,濕疹:鮮虎耳草五錢(qián)至一兩。煎服。(選自《上海常用中草藥》)
5、治濕疹,皮膚瘙癢:鮮虎耳草一斤,切碎,加95%酒精拌濕,再加30%酒精1000毫升浸泡一周,去渣,外敷患處。(選自《南京地區(qū)常用中草藥》)
虎耳草圖片
虎耳草
虎耳草
虎耳草
虎耳草
虎耳草
虎耳草
虎耳草
虎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