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膚子
【藥材名稱】地膚子【拼音名稱】Di Fu Zi
【別名】掃帚菜子、掃帚子、千條子、笤帚苗子、地葵、地麥、益明、落帚子、竹帚子、千頭子、帚菜子、鐵掃把子。
【科屬】為藜科植物地膚的果實(shí)。
【產(chǎn)地】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陜西、河南、安徽、江蘇、甘肅等地。各地多有栽培。
【性味】【性味、歸經(jīng)】辛、苦,寒。歸腎、膀胱經(jīng)。
【功效】利尿通淋,清熱利濕,止癢。
【中成藥】共有 41 種中成藥使用地膚子: 癬靈藥水 百艾洗液 膚芪止癢洗劑 復(fù)方崗松止癢洗液 潔爾陰洗液 利夫康洗劑 復(fù)方黃松濕巾 復(fù)方黃松洗液 青柏潔身洗液 維婦康洗液等。
【應(yīng)用】
1、淋證。本品苦寒降泄,能清利濕熱而通淋,故用于膀胱濕熱,小便不利,淋漓澀痛之證,常與木通、瞿麥、冬葵子等同用。
2、陰癢帶下,風(fēng)疹、濕疹。本品能清除皮膚之中濕熱與風(fēng)邪而止癢,治療風(fēng)疹、濕疹,常與白鮮皮、蟬蛻、黃柏等同用;若下焦?jié)駸?,外陰濕癢者,可與苦參、龍膽草、白礬等同用,煎湯外洗患處;治療濕熱帶下,可配伍黃柏、蒼術(shù)。
【配伍效用】
地膚子配伍萹蓄:二者皆有清熱利濕、殺蟲止癢之功效。但地膚子重在殺蟲止癢;萹蓄偏于利水清熱。兩藥伍用,療效更著,用于治療皮膚濕疹、婦女帶下陰癢、男子陰囊濕疹等癥。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植株,曬干,打下果實(shí)。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xué)成分:種子含三萜皂甙、油15%、維生素A類物質(zhì)。綠色部分含生物堿。
2、藥理作用:地膚子水浸劑在試管內(nèi)對(duì)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地膚子煎劑具有利尿作用。
【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急性乳腺炎:地膚子50g,水煎后加紅糖適量,趁熱服下,取微汗。治療33例,一般服藥2劑癥狀減輕,4劑痊愈,個(gè)別病例服藥6劑而愈?!病渡綎|中醫(yī)雜志》1985;(4):40〕
2、治療扁平疣:地膚子150g,加水1000ml,煎至300ml后去渣,加入白礬50g,溶化后備用。用時(shí)以棉球蘸藥液在患處稍用力涂擦,使局部紅潤(rùn),每日3~6次,用藥期間禁用化妝品。治療27例,效果滿意?!病缎轮嗅t(yī)》1984;(1):13〕
3、治療毛囊炎:地膚子15g、蛇床子15g,水煎2000ml,囑患者先將頭發(fā)剪短,待藥液溫后浸洗毛囊炎部位,除去膿痂,每天1次,可連續(xù)用藥5天,療效滿意?!病吨屑?jí)醫(yī)刊》1966;(3):175〕
4、治療足癬:地膚子、蛇床子、苦參、白鮮皮、黃柏各20g,滲出物多者加白礬25g。每日1劑,水煎后泡患足半小時(shí)左右,2周為1療程。治療50例,痊愈44例,有效3例。一般10劑左右治愈?!病端拇ㄖ嗅t(yī)》1987;(5):47〕
5、治療蕁麻疹:地膚子50~100g,水煎2次,混合煎出液,濃縮至400~500ml,成人每日1劑,小兒酌減,分2次口服,同時(shí)將藥渣用紗布包好,趁熱涂擦皮損處,3天為1療程。治療44例,顯效31例,好轉(zhuǎn)9例,無效4例。多數(shù)經(jīng)1~7個(gè)療程治愈?!病都轴t(yī)學(xué)》1980;(4):42〕
【茶療食譜】
地膚子魚
[材料]地膚子15克,魚(干魚、咸魚均可)500克,大蔥、生姜、精鹽、味精、料酒各適量。
[做法]將魚去腸雜,洗凈,切塊,放入蒸碗內(nèi),撒上蔥姜絲,上籠屜蒸熟;另用地膚子煎取汁液,去渣,然后在藥汁中加入各種調(diào)料做成湯汁,澆于蒸碗內(nèi)即可。
[養(yǎng)生提示]本品具有溫腎興陽之功效。適用于酒毒內(nèi)盛、損及腎氣而致性功能減退之陽痿、皮膚瘙癢等癥。
地膚子圖片
地膚子
地膚子圖
地膚子原植物